上海應用技術大學
我的大學 - 最美校園
▲ 文化標識:校名題寫 / ?;赵O計
▼ 文化標識:校 訓 釋 義
關于“明德”
“明”在此作動詞,其義為“清楚,懂得,知曉,明白”等,引申為“學會”(通過學習而掌握)。
“德”,指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規(guī)范,如公德、道德準則;又指個人內在的優(yōu)良品質,如美德、品德;還指德行,即有道德的行為。中國文化中,“德”被認為立身之本。
“明德”,即通過教育,使學生學會怎樣做人,怎樣做有德之人。儒家經典《大學》開宗明義: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注重品德修養(yǎng),誠實守信,是現(xiàn)代社會的通行證,品德高尚是首先要達到的目標。
關于“明學”
“學”,指分門別類的系統(tǒng)知識,如哲學、數(shù)學、化學等;又指個人所掌握的知識,如學問、學術、學識、博學多才等。“學,識也。”(《廣雅》)。
“明學”,就是通過教育,使學生學會怎樣治學。“明學”更加強調對學問的追求,強調使學生掌握做學問的方法,強調學以致用。
關于“明事”
“事”,指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(xiàn)象與活動,如事情、事件、事業(yè)等;又指職業(yè),如“謀事”,即找職業(yè)、找工作。
“明事”,就是通過教育,使學生學會怎樣做事。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把“會做事”作為對人的一種積極評價,“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。現(xiàn)代大學教育十分重視對大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(yǎng),即培養(yǎng)學生做事的能力。明事,重要的是“明事理”、“明事功”、“明事巧”,即懂得做事的道理、做事的價值、做事的技巧,符合我校培養(yǎng)高層次應用技術人才的定位。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▲ 我的大學 院校 / 攝
「 大學志 」整理于院校官網
2024年1月8日